2015年6月16日

霍鵬程取得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

本文摘自2015-06-11 14:22:13 經濟日報 曹松清

恭喜本會創始會員之一霍鵬程,今年順利取得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

中原大學68歲畢業生霍鵬程,博士論文記錄文化史料。 中原大學/提供

分享
霍鵬程的論文研究以二次大戰「日遺戰備設施做為居住空間使用演變之研究」,其中新竹「寡婦樓」在清明節期間突然被拆除,已不復存在,不過卻藉由霍鵬程的論文發表,以另種型式被珍貴記錄下來,見證歷史。
霍鵬程以5年的時間完成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在台灣北、中、南三個地區:新竹忠貞新村與海軍燃料廠、虎尾建國眷村與虎尾飛行場、屏東勝利新村與崇仁新村,進行日軍二戰期間在臺戰備遺址空間演變研究。
霍鵬程走訪當地,訪問住戶居民,實際丈量建物尺寸,繪製空間配置圖,走遍全臺13處要保存眷村,其中有9處與日軍戰備遺址有關。以及多次到日本走訪二戰遺跡,搜集相關資料,最後完成21多萬字、100張室內平面圖及圖表的博士論文。
霍鵬程表示,因為戰爭、撤退、到駐守遺留下來,每個眷村或戰備遺址都是歷史,不能只看表象的空間與器物,應該加入「人」的元素,找出人與時、空的關係,發掘歷史建物的文化價值。
霍鵬程感慨地說,在論文進行訪問的短短幾年之間,有些第一代住戶已經過世,能夠見證歷史的居民日漸凋零;有些歷史建築,像新竹的「寡婦樓」未能完整被保存,「我們可能已經錯過文史工作重建、歷史故事再現的最好時機!」
霍鵬程曾在媒體工作34年,擔任電視台新聞部美術指導,從事佈景、動畫、圖表等設計,直到2005年退休。攻讀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期間,結合設計專長,投入文化景觀與歷史建築保存的領域。
霍鵬程說,二次大戰日軍在臺戰備遺址與眷村居住空間的文史重建工作已刻不容緩,畢業後將整理撰述之前訪問的故事,希望可以透過寫書,或記錄片的方式,讓眷村文化保存得以再現。
原文網址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972589-%E9%9C%8D%E9%B5%AC%E7%A8%8B-%E5%8D%9A%E5%A3%AB%E8%AB%96%E6%96%87%E8%A8%98%E9%8C%84%E6%96%87%E5%8C%96%E5%8F%B2%E6%96%99

2015年6月9日

2015員山創意論壇 新創意翻轉農耕環境

「2015員山創意論壇」,除了邀請員山鄉長江永和、當地耆老外,也請來對返鄉工作充滿願景的年輕人,找出「新經濟」就是創意經濟,員山鄉的創意何在?以及未來發展的機會。

(2015-06-06)「新經濟」就是創意經濟!宜蘭縣員山鄉是台灣重要的農業耕種區,水資源豐饒及生態環境多元,也是宜蘭縣農村價值再造,與友善耕作的典範村落。雖然近年來,許多新農民移入員山,為當地農業注入新活力,但員山鄉還是面臨農村人口高齡化,急待青壯年勞力、亟待新創意的注入。

為了吸引更多青壯年人口返鄉工作,並打造友善的就業環境,由宜蘭縣政府指導,員山鄉公所、丟丟銅青年協會、台灣變形蟲設計協會、動腦雜誌社主辦,內城社區發展協會、內城國民中小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宜蘭青年志工中心協辦的「2015員山創意論壇」,6月6日星期六上午9點到下午5點30分,在內城國民中小學弦歌堂舉辦,員山鄉內村里與社區代表,及關心當地發展的青年齊聚一堂,找出員山鄉的創意新價值。

長期關注城鄉發展與農村規劃的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處長楊文全認為,宜蘭農村的第二代應該要回家,幫助家鄉農業的發展。1960年代,是台灣農業興盛的時期,過了50年,這些第一代的農民也逐漸退休了,農二代們應該要開始接棒了,讓社會聽見這群年輕農民的聲音,也帶來未來農業新希望。

員山鄉農經課課長林亦鴻指出,現在的農夫大多是70多歲的老年人,台灣需要有更多年輕人投入農耕的工作,也期許年輕人能帶來不同的行銷方式,像是網路行銷、產品設計,讓產品加值,增加民眾購買的意願,也能避免中間人的剝削。

台灣變形蟲設計協會理事長暨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表示,變形蟲設計協會已有45年的歷史,每一個產業只要有人就有希望,變形蟲設計協會第一次下鄉是在澎湖,之後到了新竹、屏東、宜蘭,努力讓創意散播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處長楊文全認為,宜蘭農村的第二代應該要回家,幫助家鄉農業的發展。(Brain.com/攝)

果醬女孩陳沛蓉用堅持和努力 翻轉台灣的農業環境
演講一開始,首先由果醬女孩負責人陳沛蓉,以「用心及創意為農村再造新價值」為題,分享創業的過程。83年次的陳沛蓉,在大二休學後,便開始全心全意投入創業,大一時偶然接觸到純天然手工果醬,就被果醬純粹、迷人的味道吸引,之後就開始小量生產、販售,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一開始陳沛蓉做了多種口味的果醬,也有了一些的收入。但有一天,陳沛蓉聽到「如果你有足夠的年輕,請不要只做簡單的事」這句話,便積極思考和台灣農民合作的可能性,與這些為了健康、無毒農作物的農民合作時,她也幫助農民脫離生存的困境。

陳沛蓉在創業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身邊朋友的不看好,或是家人的擔憂、心疼,但是陳沛透過翻閱書本,以及在廚房不斷嘗試果醬的多種可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畏辛苦,才慢慢有了一些成果。

熱愛旅行的緣故,陳沛蓉接觸到農村,走入當地,陪著農民一起插秧、變黑,也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台灣農民有時會被無良的中盤商剝削,以及人力不足的問題。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這片土地做更多事,讓商品更有價值,陳沛蓉用行動陪伴這些農民,親自到農場記錄、與農友們接洽,了解水果的種植過程,並舉辦農村小旅行,協助農友解決盛產期人力資源不足、水果滯銷等問題,從消費端解決生產端的問題,做為土地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

陳沛蓉表示,未來除了繼續生產果醬外,果醬女孩也會和更多農民合作,一起用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農作物,為這片美好的土地盡一份心力,也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


年紀輕輕的陳沛蓉創立果醬女孩,和台灣各地的農民一起工作,用友善土地的方式愛護台灣土地。(Brain.com/攝)

青年農夫陳禹勛聰明耕作 再創農田新機會

青年農夫陳禹勛特別用台語發表演說,以「就是要種田-再造農村價值」為題,分享自己當農夫的甘苦談。身為宜蘭子弟的陳禹勛表示,從小就是和農田、動物生活在一起,在學時也是就讀生命科學系,但服完兵役後,並沒有如家人所願,投入職場工作,反而回到宜蘭老家種米、種菜。

回到家鄉後,陳禹勛的第一片田是和朋友一起耕種,但因為朋友半途的放棄,陳禹勛更有機會可以自己學著管理稻田。過程中,陳禹勛也學習如何管理水源,以及觀察田裡的蟲,或是各種小生命的生長;但是陳禹勛說,耕種的時候很開心,收成的時候卻不ㄧ定能維持生活所需。

所以,陳禹勛便開始投入多樣化水田管理,和自產自銷的研究。從實作的經驗中,學習耕作和銷售的技巧。他也提醒年輕農民,要特別注意福壽螺和雜草,它們可能會在一個不小心,就把辛苦耕耘的整片田都吃光,或是排擠稻田的生長。

陳禹勛表示,許多當地的老農會感嘆,因為大規模的機械耕種後,現在願意當農夫的人變少了,整片田很大,卻都看不到一個年輕人。他指出,雖然現在有些人開始慢慢投入農務的工作,但人數還是有限,十年之後,還是會面臨農民缺乏的問題。

陳禹勛說,「不要再說『農夫很辛苦』」,因為跟台北工時長、工作壓力大比起來,一點也不辛苦,如果有機會,應該要回鄉工作,體驗與農作物一起生長、生活的感覺。

試著用各種方法達到生態的平衡,陳禹勛用科學的方式從事農耕,從做中學,接下來他會繼續嘗試更多更新、更美好的農地友善耕作方式,創造更好的耕種環境。

員山創意論壇中午,為了將健康、無毒、環保落實在生活中,午餐是由社區媽媽用有機食材,烹煮出健康又美味的菜餚,並鼓勵與會者自己帶餐具,做好愛護地球的工作,現場民眾吃得津津有味,也向辛苦煮菜的愛心媽媽,用宜蘭腔發音「ㄐㄧㄥˋ好吃」,來致上最高的謝意。


陳禹勛以農夫為志業,用科學的方式從事農耕,並期許有更多年輕人回鄉務農。(Brain.com/攝)

在地旅行 找出在地的故事
風尚旅行社故事學院帶路人魏兆廷從台灣各地農村找故事,像是傳統的菜市場、老街的鞋店、部落的耆老等,透過和當地人聊天、相處和美食,挖掘在地的故事。

魏兆廷表示,設計農村小旅行時,需要充分和在地的社會、文化、創意、獲利模式緊密結合,否則民眾只會走馬看花,忽略深入的文化價值,這一點相當可惜。

現在台灣各地陸續出現各種當地的小旅行,魏兆廷認為,現在許多的農夫都想用創新的方式解決,但應該是要在既有的產銷通路中,設定好自己的定位及定價,建立屬於年輕人的菜市場,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並讓喜歡做的事,充滿價值。


魏兆廷和現場民眾互動熱切。(Brain.com/攝)

在三位演講者演講結束之後,台大領導學程「溝溝手 不只是小旅行」團隊,介紹他們最近帶大學生到宜蘭深溝,學習務農的嚐試,除了讓學生體驗種稻,也用雙手雙腳感受土地的溫度。

主辦單位也貼心準備豐盛的下午茶,由丟丟銅青年協會成員之一的陳鼎儒老師,帶領頭城家商的學生,製作健康的手工牛奶吐司,吐司上頭也抹上果醬女孩陳沛蓉提供的果醬,鬆軟的吐司搭配酸酸甜甜的果醬,讓民眾大飽口福。

許多民眾也用行動,支持果醬女孩健康、無毒的產品,讓果醬在短時間之內,銷售一空。陳鼎儒表示,會帶領頭城家商的學生,到現場製作下午茶的原因,是希望讓學生跟這片土地有機會互動,讓更多學生畢業後,有意願留在宜蘭,協助當地的發展。

鄉親的疑問 專家來解答
最後是綜合論壇,由動腦雜誌社長王彩雲主持,員山鄉長江永和也特地趕來參加。聽完一整天的演講後,張瑞端有感而發,以日本新瀉縣對比宜蘭員山鄉,他表示,新瀉縣每三年都會舉辦大地藝術祭,結合不同領域的設計師,用活動把新瀉縣和新瀉米發揚到全國,甚至是國際,也讓從小在地的年輕人,有機會回鄉服務,這一點員山鄉可以好好學習。

有一位在冬山鄉服務的鄉親,聽完講者的分享後問到,該如何找出冬山鄉不一樣的價值?

陳禹勛認為,需要先充分了解冬山鄉,找出屬於在地的特色和人文風情,才能創造差異性。魏兆廷則表示,冬山鄉的居民要有好奇心和熱情,問自己從哪裡來,去挖掘當地獨有的問題,並將問題轉為特色,具體做出一些改變,就可以從中挖掘更多的需求和價值。

也有民眾提出疑問:如何具體的號召青年回鄉,讓論壇、活動、理念可以推廣到全台灣?
王彩雲表示,台灣有一個組織叫公益廣告協會,會幫助弱勢團體發聲,現在公益廣告協會也可以考慮幫助這群有理想、抱負的年輕農夫,透過公益廣告協會以及台北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就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宜蘭小農的故事和理念,讓健康、有機的食物,散播到全台灣。

陳沛蓉認為,現代人因為求快,急於把自己的鄉村推廣出去,卻忽略了深入了解自己的鄉村,導致每個農村故事聽起來都大同小異。應該要將步調慢下來,把根基紮穩,讓影響力慢慢過展出去,就像果醬女孩在銷售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有人質疑為什麼果醬女孩的果醬賣得這麼貴?她反問,我可以做出便宜的果醬,但有人敢吃嗎?

陳沛蓉用理性的方式,教育消費者買健康、有機的產品,推廣理念也是一樣,需要時間的累積。另外,也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廣邀各界人士一起按讚、分享,甚至是私訊給有相同理念的人,結合大家的力量,論壇的效益就會出來。

你我都是改善台灣農業環境的種子 !
江永和認為,今天大家願意從台灣各地,甚至是遠從香港前來聽演講,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傳播理念的種子,用社會上共同的議題讓別人感動,引出心有戚戚焉的感覺,願意加入讓台灣農業更好的行列,這是新一代年輕人獨有的能力和特色。

所以,與其坐在原地、苦幹實幹,等著別人前來訪問,不如讓自己成為改善台灣農業環境的種子,從自己做起,進而影響更多的人,才能一起讓明天台灣的農業變得更好!

2015員山創意論壇-青年們回家吧!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員山鄉公所、丟丟銅青年協會、台灣變形蟲設計協會、動腦雜誌
協辦單位:內城社區發展協會、內城國民中小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宜蘭青年志工中心

創意的種子將在宜蘭的鄉鎮繼續播撒,預計陸續再舉辦兩場創意論壇,時間如下:
7/26(日)礁溪創意論壇
9/05(六)蘭陽創意論壇

希望將創意的種子,遍撒城鄉土地。


員山鄉許多村里與社區代表、民眾早起參加「2015員山創意論壇」。(Brain.com/攝)


社區大學青年農夫班大合照。(Brain.com/攝)


丟丟銅青年協會理事長彭仁鴻和台大領導學程「溝溝手 不只是小旅行」團隊合照。(Brain.com/攝)


各講者齊聚「2015員山創意論壇」,為員山鄉的農業環境腦力激盪。(Brain.com/攝)


員山鄕長江永和(左三)說:馬偕牧師,第一次來到台灣從船上,看到淡水觀音山,說「這就是我的故鄉!」左起:變形蟲顧問陳輝雄、彭仁鴻、江永和、吳進生、王彩雲、變形蟲常務監事張瑞端。(Brain.com/攝)


內城國民中小學弦歌堂擠進百餘位民眾參加「2015員山創意論壇」。(Brain.com/攝)

延伸閱讀
立委吳宜臻主持 撤銷烏龍稅單公聽會
2015頭城創意論壇3/7登場
蘭陽創意論壇 尋找宜蘭創意新航路
變形蟲設計協會「澎湖創意論壇」如何讓特色變生意
鉅型經濟犯罪專題討論:聯合開發案和BOT案的利與弊
【動腦創意庫】想看台灣及全球創意?


原文網址:動腦新聞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21881#ixzz3cXpMywEY